北京海淀發布中關村科學城建設16條創新舉措
發文時間:2018-02-24 信息來源:科學網
研發投入倍增計劃、國家實驗室、“創新合伙人”、100億元規模空間更新基金、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創新服務“碼上辦”……不久前,北京市海淀區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的若干措施》,重點推出16條創新舉措。
據悉,16條創新舉措是在深入落實海淀區現有政策體系基礎上,著眼于更高層次上構建創新生態體系和新型城市形態而出臺的新舉措,包含原始創新能力躍升、新型研發平臺領航、創新型企業“3×100”計劃、城市功能提升、全球聯動創新等“九大計劃”和“七大行動”。
16條創新舉措注重創新型企業和高精尖產業結構培育,以“3×100”計劃為依托,聚焦領軍企業、隱形冠軍和種子企業。同時針對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企業和成長性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重點支持,力爭三年內新增10到15家“獨角獸”企業,培育若干科技小巨人企業,不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進一步完善高精尖產業結構。
此外,還將持續完善海淀創新基金體系,加強原始創新基金、天使投資基金、成果轉化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產業發展基金、并購基金建設,形成1000億元規模的“海淀創新基金系”;探索實施“龍門計劃”,加速推動一批科技型企業上市,形成資本、技術、產業、企業的良性互動。
人才是16條創新舉措重點關注的創新要素。海淀區將每年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重點關注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科技經紀人等創新群體,吸引一批具有高度黏性、扎根中關村科學城創新創業的“創新合伙人”。
同時,分領域繪制全球優秀人才圖譜,建立優秀人才“儲備池”。據悉,世界頂級的海外華人科學家將是海淀區重點引進的合作對象。通過設立“青年科學家大獎”和“創業雛鷹大獎”,加強對青年科學家和青年創業者的支持力度,在落戶、醫療服務、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強化對人才的綜合支持。
據悉,海淀區將積極構建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相匹配的新型城市形態,通過組建規模100億元的空間更新基金,加快推進中關村大街改造升級,打造中關村科學城標志性示范街區。還將優化科學城創新生態系統,加強高品質友好交流公共空間建設,讓城市慢下來、讓空間優起來,為創新創業者提供更多創新交流場所。
此外,將加強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三位一體”建設,通過強有力的科技互動,切實增強創新創業人群和廣大群眾的獲得感,使科技創新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質依托科技得到有效提高。
海科金集團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1-2017 All right resevrd 京ICP備11022072號-1 技術支持:浩天通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