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12月22日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勝利閉幕后,證監會黨委當日下午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的初步安排。12月22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會和黨委(擴大)會,傳達學習會議精神,要求全系統認真學習、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創造性抓落實的務實舉措,努力在更高起點上開創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2021年六大重點工作:
著力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 積極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促進暢通貨幣政策、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 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持續加強基礎制度建設; 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持久戰。
重點1:著力完善資本市場
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
會議強調,著力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積極發揮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支持創新的功能作用,更好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優化再融資、并購重組等政策,完善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等制度,支持優質領軍上市公司更好發揮引領作用,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完善私募股權基金“募投管退”機制,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
“我國有一部分企業的科技水平、研發能力、市場空間和競爭力可匹敵發達國家同類企業,短板在于資本市場對這些科創類企業的支持力度、深度和廣度還不夠。如果補足了這個短板,中國經濟必然能更上一層樓。”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表示,以高效、便捷的直接融資渠道助力中國企業成長,特別是“硬科技”企業發展,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行穩致遠的重要舉措。
重點2: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會議強調,積極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促進暢通貨幣政策、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強各層次股權市場之間的有機聯系,促進改善融資結構。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穩定交易所債券市場,夯實信用基礎。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可以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產業特點、不同規模量級企業的融資需求,有助于優化我國融資結構,增加直接融資比重,提高資本市場進行資源配置的效率,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有助于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重點3: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
會議強調,著力加強資本市場投資端建設,增強財富管理功能,促進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助力擴大內需。推動加強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與資本市場的銜接,繼續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推動健全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長周期考核機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者保護,增強投資者信心。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升,不動產吸引力的邊際下降,“低風險、高收益”的資產稀缺,居民將擴大資產配置的范圍,以滿足收益的目標。居民資產配置變化也為資本市場拓寬了資金來源,為企業拓寬了直接融資渠道,提高投融資效率。
重點4:
持續加強基礎制度建設
會議強調,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持續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在注冊制改革、健全退市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證券執法體制機制等方面,持續抓好重點改革措施和關鍵制度的落地實施。穩妥推進市場、行業和產品高水平雙向開放。
易會滿日前首次系統闡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內涵和外延。他強調,加快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不斷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一是以注冊制改革為龍頭,帶動資本市場關鍵制度創新。二是完善更具包容性適應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強化直接融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三是優化推動各類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的制度機制。四是加強投資端制度建設。五是健全資本市場法治保障和配套支持制度。六是穩步推動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
重點5: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會議強調,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嚴把IPO入口關,完善股東信息披露監管。加強監管協同和信息共享,避免監管真空。
專家認為,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金融機構,最終都要回歸于服務實體經濟,也應該轉換思維,從“資本戰”的不健康競爭方式中跳出來,轉向通過技術、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創新來提升自己、贏得市場。從監管部門的角度看,需不斷引導各類資本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高新技術發展領域,促進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
重點6:
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會議強調,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持久戰。進一步完善風險監測、預判和應對處置機制,切實維護股票市場、期貨市場平穩運行。持續推動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有序緩釋,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推動債券違約等重點領域風險有序緩釋方面,接近監管層人士指出,有關部門將繼續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健全債券市場基礎制度,加強債券市場監管,維護債券市場穩定,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此外,會議要求,要大力推動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把“兩個維護”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對監管工作全流程全鏈條的監督,嚴格紀律約束。適應注冊制改革新變化,進一步完善對發行審核注冊等公權力的監督制約機制。努力打造“忠專實”的干部隊伍,著力錘煉“七種能力”,增強擔當意識,提高擔當本領。
(來源:中國證券報)
海科金集團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1-2017 All right resevrd 京ICP備11022072號-1 技術支持:浩天通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