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會議主題: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和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深入落實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聚焦中關村科學城,重塑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新動力,構建創新生態體系和新型城市形態,打造支撐和引領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宜居宜業城區,開啟新時代海淀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奮力譜寫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新篇章。
根據于軍同志在區委十二屆七次全會上的報告和講話要求我們對接黨的十九大戰略安排,對標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描繪的宏偉藍圖,對海淀所處的發展階段再明確、發展思路再完善、戰略布局再調整、任務舉措再聚焦、認識行動再統一。
海淀的城市功能定位經歷了從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區到中心城區的重大轉變,成為了首都“四個中心”功能的主要承載區。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明確了海淀要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服務保障中央政務功能的重要地區、歷史文化傳承發展典范區、生態宜居和諧文明示范區、高水平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的實踐區。這“五區”功能定位,全面對標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首都“四個中心”核心功能高度契合,對我們推動城市發展深度轉型提出了新要求,也提供了法定依據。
為了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掌握未來海淀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和“三城一區”的領頭羊的重大舉措,集團黨委本次特將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為大家呈現,使大家更好的理解海淀城市功能定位的重大轉變。
北京市總體發展目標 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與邁向“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相適應,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是北京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落實“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履行“四個服務”基本職責的有力支撐,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立足北京實際,突出中國特色,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北京建設成為在政治、科技、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具有廣泛和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城市,建設成為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家園。充分發揮首都輻射帶動作用,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2020年發展目標
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取得重大進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成效,“大城市病”等突出問題得到緩解,首都功能明顯增強,初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中央政務、國際交往環境及配套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全國文化中心地位進一步增強,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升。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綠色低碳水平進一步提升。
2035年發展目標
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顯著成效,首都功能更加優化,城市綜合競爭力進入世界前列,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構架基本形成。
——成為擁有優質政務保障能力和國際交往環境的大國首都。
——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中堅力量和引領世界創新的新引擎。
——成為彰顯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成為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和諧宜居城市。
——成為天藍、水清、森林環繞的生態城市。
2050年發展目標
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首都、更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首都、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典范,建成以首都為核心、生態環境良好、經濟文化發達、社會和諧穩定的世界級城市群。
——成為具有廣泛和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全球中心城市。
——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高地。
——成為弘揚中華文明和引領時代潮流的世界文脈標志。
——成為富裕文明、安定和諧、充滿活力的美麗家園。
——全面實現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海科金集團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1-2017 All right resevrd 京ICP備11022072號-1 技術支持:浩天通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