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設“國際信息產業和數字貿易港”,強化知識產權運用保護,營造創新創業生態,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海淀區聚焦四項重點制度創新落地,為“兩區”建設帶好頭、樹標桿。
位于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內的中關村壹號園區,聚集著83家前沿科技企業。其中,拉卡拉作為國內首家在A股上市的第三方支付企業,發展迅速。
拉卡拉推出的“云小店”項目是一款主要面向中小微商戶的云產品,通過“門店收銀+線上H5商城+小程序商城”一體化服務模式,為商戶提供包含收款、營銷推廣、進銷存管理、訂單管理、粉絲運營、數據分析等一系列服務。
為防范金融風險、保障這項業務順利開展,海淀區推薦其入選中國人民銀行的金融監管創新試點,一同入選的還包括騰訊云、中關村銀行、民生銀行等各自的項目。
金融監管創新是海淀區在“兩區”建設中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之一。海淀區以“兩區”建設為契機,先行先試,聚焦四項重點制度創新落地,助力企業發展。
探索建設“國際信息產業和數字貿易港”方面,立足中關村軟件園等片區,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加強跨境數據保護規制合作,增強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和數據互信機制的建立。
強化知識產權運用保護方面,海淀將充分利用兩區方案中的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政策,讓研發中心成為企業的利潤中心、財富的源泉,讓科研人員的價值得到最充分的體現。同時,優化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風險處置資金池的風險分擔模式,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先行先試探索。
營造創新創業生態方面,打造全球創業投資中心,積極推進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在區內試點建設離岸創新創業中心,支持外籍科學家領銜承擔政府支持科技項目,探索優化對科研機構訪問國際學術前沿網站的安全保障服務等。
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方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打造數字人民幣試驗區和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驗區,推動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數字貿易治理、跨境支付、貿易融資、智能監管等領域落地一批應用場景等。
除制度創新外,海淀區還將不斷推進信息業、醫藥健康、科技服務三大重點產業發展,打出創新政策、空間、人才、資金“組合拳”,逐漸形成以大信息產業為支柱、大健康產業為突破、科技服務業為基礎、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高精尖”產業體系。同時,聚焦人工智能、5G、大數據、區塊鏈、超高清顯示等細分領域,實現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落地建設一批重大項目。
和拉卡拉一樣,海淀區的硬科技、硬創新高精尖企業加速成長,僅人工智能領域企業數量近800家,占全國兩成。獨角獸企業41家,占全國五分之一。小米、百度、美團、字節跳動、滴滴等數字經濟企業先后進入“千億俱樂部”。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企業74家,其中科創板15家。上市公司總數達236家,穩居全國地級市之首。
“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區’與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三區’政策的疊加優勢,將是海淀區和中關村科學城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躍升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重大戰略機遇。”海淀區區委書記于軍介紹,未來五年,海淀區將充分發揮中關村的科技和人才優勢,建立更高水平的“創新雨林”生態,充分釋放自貿試驗區內約70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力爭形成一到兩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集群,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宜居宜業城區,打造中關村科學城科技創新的永久試驗田。
“中關村創新發展40多年來,我們不僅憑借先行先試的勇氣形成了科技創新的土壤,培育和匯聚了一批科技龍頭企業和優秀人才,更是樹立和發揚了敢為人先、改革創新、產業報國、開放包容、追求卓越、挺立潮頭的‘中關村精神’。”于軍表示,海淀將以“兩區”建設為契機,拿出再創業、再出發的勇氣,為“兩區”建設走出北京道路、形成北京實踐貢獻海淀力量。
來源:北京日報
海科金集團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1-2017 All right resevrd 京ICP備11022072號-1 技術支持:浩天通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