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這是繼2012年7月后,兩年多來央行首次降息。
央行稱,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并對基準利率期限檔次作適當簡并。
央行降息力挺實體經濟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當前,我國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但實體經濟反映“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比較突出。今年7月國務院推出一系列措施后,有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融資難、融資貴”在一些地區和領域呈現緩解趨勢。但在經濟增長有下行壓力、結構調整處于爬坡時期、企業經營困難有所加大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對融資成本的承受能力有所降低。解決好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對于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就是要發揮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下行,促進實際利率逐步回歸合理水平,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這一突出問題,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降息對于企業總體來說是好事,企業的負債成本會下降,同時也能提高優質企業的借款積極性,可以在一定程序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貴”的問題,但是難以觸動中小企業“融資難”困境。在銀行看來,把錢借給中小企業的風險依然很大,不可能因為降息就把錢借給中小企業。所以,降息可以在一定程序上減輕中小企業存量貸款的負擔,但是對于增量貸款的影響不會很大。
央行相關人士表示,此次利率調整仍屬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當前國際環境錯綜復雜,盡管我國經濟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我國經濟體量大,市場空間廣闊,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回旋余地很大,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強。總體來看,我國宏觀經濟仍保持中高速增長,物價漲幅回落,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增長正從要素、投資趨動轉向創新驅動。因此不需要對經濟采取強刺激措施,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不會改變。
“利率市場化”繼續破題
央行人士表示,此次政策調整正是把貨幣調控與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寓改革于調控之中,完善和創新宏觀調控方式,進一步推進了利率市場化改革。具體的改革舉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此次貸款基準利率的下調幅度大于存款基準利率,是對傳統利率調整方式的改善,體現了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利率及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從貸款利率角度看,基準利率對于金融產品定價仍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此次較大幅度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將直接降低貸款定價基準,并帶動債券等其他金融產品定價下調。在政策出臺的同時,人民銀行已要求金融機構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切實承擔社會責任,牢固樹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理念,貫徹落實好宏觀調控導向,根據基準利率的調整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并通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引導金融機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從存款利率角度看,存款基準利率的小幅下調與利率浮動區間的擴大相結合,這有利于把正利率保持在適當的水平上,維護存款人合理的實際收益,擴大居民消費,提振內需。
其次,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1倍擴大至1.2倍。這是自2012年6月存款利率上限擴大到基準利率的1.1倍后,我國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后,若商業銀行用足上浮區間,則上浮后的存款利率與調整前水平相當。同時,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空間也進一步拓寬,有利于促進其完善定價機制建設、增強自主定價能力、加快經營模式轉型并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同時也有利于健全市場利率形成機制,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此外,本次政策調整,對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期限檔次進行了簡化和合并,不再公布五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并將貸款基準利率簡并為一年以內(含一年)、一年至五年(含五年)和五年以上三個檔次。這將進一步拓寬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空間,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積極轉變經營理念,提高市場化定價能力;也有利于強化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健全利率政策傳導機制,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對個人理財可能會產生的影響
首先,房貸利率將出現下調(包括公積金貸款利率),這對于打算貸款買房,以及已購房、采取浮動利率合同的家庭來說,能節省一筆利息開支。
其次,銀行存款利率極有可能上升,由于銀行存款流失是不爭的事實,各家銀行現在都將存款利率浮到最上限,以獲得存款。原來這個上限是基準利率的1.1倍,現在變成了1.2倍。商業銀行有可能會開出更高的利息吸納存款。
再次,由于降息將促進資金面寬松,利好的消息也對人們心理帶來正面影響,有可能推動A股短期之內上漲;除去資金面寬松之外,許多銀行理財產品設置了收益率浮動條款,收益率據央行基準利率而調整。央行基準利率的大幅下降,一些新發的(部分已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有可能下降。
海科金集團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1-2017 All right resevrd 京ICP備11022072號-1 技術支持:浩天通達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