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也許并非是此前的幕后服務者,雖然長期通過快遞員等具體人員的接觸保持著和終端消費群體的接觸,但是卻并未能拉近物流行業與普通消費者的距離。這個和時代的發展有一定的關系。最開始的物流業,是簡單的大宗物品和標準化的一些基本服務,但是對消費者的個性化服務能力還是較弱,隨著電商購物生態的興起,以物流配送形式的電商服務生態開始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并成為電商服務的一個重要指標,正是看到了物流在電商消費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京東從07年開始在主要城市自建物流,從而形成了如今的完善的自建物流和配送體系。
現在的物流體系是怎么樣的?除去由國家掌握大宗原材料的大流量運輸外,對于普通消費者的物品和商品運輸,大致存在這么幾種形態:一種是以郵政體系為主的城鄉運輸體系,當然郵政系統還存在網點服務的優勢,在農村地區的滲透面較廣,特別是在第三方快遞公司農村服務滲透不足的情況下,郵政成為了一種有力的補充;一種是第三方的快遞公司,如順豐和三通一達等,主要是為居民提供日常的物品配送服務,另外為主要的電商平臺(如阿里)提供完善的貨品配送;最后一種是電商自建的物流,如京東和易迅,1號店等,依托于主要核心城市的物流配送網絡來提高配送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在后物流時代,物流企業該如何發展?
首先,這里需要明確什么是后物流時代,有這么幾個概念,后物流意味著物流不再是僅有的產業之一,而是成為了以物流為核心的多元化業務,包括物流、商品增值服務、跨界增值服務以及數據分析和精準營銷等。也就是說,物流在掌握了必要的客戶送達渠道的基礎上,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客戶數據和行為路徑分析,進行綜合的潛在價值開發。
舉一個例子,比如銀行要推介一款產品,但是苦于找不到客戶的著入點,而如果簡單進行市場化的營銷,又擔心轉化率不高,此時就可以和物流公司的服務結合起來,例如將物流公司的服務成本由銀行來買單,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向用戶推介銀行的產品。這樣其實就是把銀行的服務融入了客戶的需求之中,而不是通過簡單生硬的方式來進行傳統填鴨式的營銷和維護。
物流公司的未來絕不僅僅在于運輸這么簡單。一個是掌握用戶的前端,對用戶的交易和行為有一定的話語權,一個是掌握了大量用戶的消費和物流記錄,便于進行區域和行業的消費行為分析。用一句時髦點的話來說,未來掌握終端消費渠道的平臺才是有價值的平臺,而掌握和用戶對話能力的渠道才是最有效的渠道。
這就和社交文化的道理是一樣的,以前的市場營銷,考慮的是如何建立品牌高大上的市場印象和認知,但是并沒有考慮單個人的市場接受度;而隨著微信等社交工具的興起,用戶每天接觸時間最多的網絡入口,社交聊天APP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對具體產品和品牌的影響力。所以,未來的營銷將走更多的落地的社交化途徑,而不再是高大上的品牌戰略。誰能在入口級別的APP和社交工具中更多地展現自己,誰才能在用戶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因此,物流行業必然成為最后一公里的有力爭奪者,甚至成為主要的市場占有者。目前,不論是O2O,社區銀行還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用戶與服務、產品之間的距離都在縮短。在線下,表現為傳統的商戶和店面開始逐漸走入社區,或者建立全面的社區服務店,來全方位,近距離地服務社區居民用戶。物流也在往這一方面發展,在城市建立集中的配送中心,并在終端建立以社區為核心的分配網絡,盡量提高社區化物流的反應速度。
后物流時代,以社區和市場為核心的物流配送體系將是物流企業進行市場化競爭的一個基本準入門檻,在此基礎上,將實現以物流為帶動的其他全方位業務綜合發展的格局。
海科金集團版權所有Copyright 2011-2017 All right resevrd 京ICP備11022072號-1 技術支持:浩天通達科技